———记中船重工七一一所副总工程师顾根香
20多年的时间,从一片空白到如今身处世界领先水平,中船重工七一一所副总工程师顾根香和同事们自主研发的特种发动机,为我国新型特种船舶提供核心动力设备,开创了我国特种船舶从无到有的历史。
五年跨越五个台阶
21年前到七一一所报到,第一次听到“特种发动机”这个名字时的情景,顾根香至今记忆犹新:“不要说中国,就算是在国际上,了解的人也不多。”作为一种新型的外燃机,特种发动机是一个新名词,在中国知道这个“新玩意儿”的人,不超过20个,且全都在七一一所。
刚到单位,顾根香就接到重任:用五年的时间研发特种发动机的样机,然后制造成国家工程装备。这种特种发动机可以使用不同的燃料,也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用。这是一个军令状,因为缺少这一核心动力设备,我国特种船舶受国外技术封锁,建造长期受阻。七一一所领到的任务,就是要跟时间赛跑。
就当时而言,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国外研发类似的发动机,从试验室做实验到最后投入生产,至少需要15年的时间。“特种发动机要成为产品,前面研发阶段有很多关键技术需要突破,我们面前,至少有五个台阶要跨越。”顾根香已经不太记得当时重压在身的感觉,只记得当时的老同志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分秒必争。
工作到第三年,还是“新人”的顾根香被委以专业组组长的重任。把重任交给28岁的顾根香,当时的工程中心主任金东寒这样认为,这个沉稳严谨的年轻人有钻劲,而且吃得起苦。
五年的时间里,顾根香跑遍上海和北京的图书馆、国防科工委的研究室、上海科技情报的研究所,向工作几十年的资深工程师学习画图、编程,“泡”到生产车间和一线工人开发新模具。
顾根香和他的团队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个特种发动机走过了从无到有每一个步骤,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顾根香在研发过程中开发的动态性能仿真模型,解决了一系列的技术难题,也成为世界上特种发动机制造的标杆。
听到机器声才安心
研发之后,就是整机试验。整机组组长的重担,又压在了顾根香的身上。
2001年,顾根香研发出的样机开始进行耐久试验,当时的目标是连续运转600小时不出故障。之前的十几天风平浪静,但是就当曙光初现的时候,意外发生了。机器运转到350小时时,突然就趴下了。接到电话,顾根香第一时间赶到试验室,原来里面的一个结构件断了,发动机从下到上全部遭到了损坏。重新修复,至少需要半年时间。
顾根香也听到了质疑声:“够呛!他们三年都拿不出产品”。顾根香只跟团队里的同事说了一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之后,他联合设计、生产、控制等专业一起找问题,从头再来。这一次,整机试验安全度过了600小时,接着就是1000小时、2000小时直到完全合格投入正式生产。
在整机试验的几年里,顾根香很难睡个安稳觉。在试验室联系人表格上,他是第一负责人,一个电话打来,哪怕是深更半夜,顾根香总会第一个赶到现场。“随叫随到”,是顾根香的行事标准。
“发动机就像是我的孩子,20多年里它的点滴动静,都牵动着我的心。”顾根香并不善言辞,这或许是从他口中说出来最动听的话,“我只要听到试验室里机器在转就会很开心。”
机器永远转下去
十几项特种发动机关键技术的攻克、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研制成功世界上功率最大的特种发动机,这是顾根香和团队用20多年的时间和心血获得的创新成果。特种发动机如同“心脏”,给了我国特种船舶崭新的生命。
虽然起步晚,但顾根香用20多年的时间赶上了世界先进的步伐。顾根香还用自己的科技创新赋予特种发动机新的“生命”:和国外相比,我国的产品维修性能更好,如果国外两个工程师8小时能修好,我国的师傅用2个小时就能完成;通用性更好,发动机的适应度也更加广泛;材料工艺也有了新的创新,使得自主研发的发动机也能比国外更加持久经用。
2005年之后,顾根香把研究的方向从船舶应用转向了陆地。十年间,他带领团队研发了热电联供系统,使用天然气为燃料,同时发动机的能量可以用来发电、烧水,使得能量利用率超过80%,他还在寻找更多的原料供给,比如使用垃圾填埋、太阳能、天然气等,造福更多的普通老百姓。
说起顾根香,七一一所一直留着这样一个美谈:顾根香的夫人是独生女,丈人有自己的产业,也很需要人手帮忙,但是老丈人却总以这个“泡”在试验室的女婿为荣。老丈人总会对顾根香说:“家里的事情有我们,你只管一门心思干好事业。你为国家事业做出了贡献,我们永远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