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装备新闻首页 > 新闻 > 建造企业 > 正文

舟山中远船务四招确保持续盈利

浏览次数:1004来源:中国海洋工程装备网编辑:庞晓宇时间:2016-10-17

  舟山中远船务成立于2004年6月,是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旗下中远船务的全资子公司。成立12年来,企业历经两次转型,不断调整步伐,成功抵御全球金融危机对船舶造修业的影响,走出了一条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建厂以来,舟山中远船务完成船舶修理改装项目1700余艘,新造船75艘,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20多亿元,利润逾13亿元,企业年均工业产值超过30亿元,为地方创税总额超过27亿元。

  经营数据是反映企业运行情况的关键指标。舟山中远船务成功实现当年投产当年盈利,并保持持续盈利的稳步发展态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2015年10月,舟山中远船务荣获由浙江省经信委等权威机构评选的省级“三名”培育试点企业称号,为历届评优中浙江省唯一入选的船舶企业。

  在十二年发展历程中,舟山中远船务用敏锐的市场嗅觉应对市场激流,积极调整发展步伐,防控风险,成功实现两次转型,企业发展道路不断升级优化。

  2006年5月,舟山中远船务首个制造项目合同正式生效,企业开始正式涉足造船业务,进入由修到造的“一次转型”。

  2012年12月,企业成立海工部,舟山中远船务进入由修船、造船到海工的“二次转型”,“三业并举”的产业格局成型。

  经过客观分析:舟山中远船务在发展历程中,保持健康的发展态势,实现持续盈利,主要得益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产品结构从“优”入手

  从舟山中远船务的发展历程来看,经过修理改装,船舶制造,再到海洋工程,每个阶段都形成了独特的产品结构。

  常规修理以“快”为突破,改装项目以“精”为核心,开发和巩固优质客户,不断提升“回头客”比例,成功维护了以马士基、达飞、地中海航运等航运业巨头为代表的一大批高端客户,品牌战略收效明显。

  近年来,“回头客”占比无论是船舶艘数还是产值贡献都在80%以上。制造类产品坚持“大客户”战略,优选客户,以建造批量船舶、系列船舶为重点,海洋工程则以优质的船型海工为推进重点。由于船舶种类相对稳定,减少了首制船数量,大大降低了建造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市场竞争力得到提高。

  舟山中远船务的制造产品,从简单的57K散货船建造起步,逐渐积累建造经验,到承接、交付高技术含量的152K穿梭油轮项目,从附加值较低的驳船建造到高精度、高附加值的FPSO项目,从相对单一的产品线到散货船、油轮、集装箱船三大主力船型的全面覆盖,从与常规船公司合作,到与马士基、巴西石油、达飞等国际知名航运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在每一次的市场波动中,舟山中远船务都能够深度解析市场,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真正做到了以市场为导向,严格遵循客观规律,通过把握市场脉动,适应市场需求,积极参与竞争,抓住了每一次市场机遇。在市场环境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舟山中远船务平稳发展,业绩逆势增长,成为浙东船企的标杆。

  经过多年的调整,结合企业自身的战略定位,舟山中远船务现已经形成以常规修理为基础,球鼻艏改装等精品工程为重点的修船业务结构,和以油轮、支线集装箱船制造为主线,船型海工项目互补的专业化、差异化发展之路。

  技术进步从“尖”入手

  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是现代化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源动力。舟山中远船务积极探索技术创新之路,加强产品工艺工法的改进,以技术进步支撑企业成功实现 “二次转型”,以科技创新保障各类新船型的承接。

  在造船业务发展之初,几十人的技术队伍仅能够满足现场配合,解决现场问题,技术研发无从谈起,经常需要依靠外部技术力量,项目推进受阻。为了改变这一被动局面,舟山中远船务于2008年正式接管上海技术分中心,制造系统的技术力量大大增强。

  目前修造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已达200余人,和OMT、KOMAC、SDARI等国内外知名设计公司进行技术联合,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能力不断提升,为承接船型海工、马士基、达飞集装箱船项目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同时,全面推行新工艺新工法,将制造项目的设计利用率作为重点课题研究,在单船涂料消耗系数、焊材消耗系数、钢材综合利用率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技术进步对成本控制的贡献非常明显,钢材综合利用率达92%以上,在经营接单中,企业更有话语权了。

  近年来,舟山中远船务通过申报各项科技成果,获得了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省级技术创新能力百强企业等荣誉,获得各类科技奖励、补贴近2000万元。

  成本控制从“细”入手

  舟山中远船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结构的优化,坚持走精兵之路。公司每年年底对所有员工实行考核,通过刚性考核,中层干部从2009年的94名减至现在的56名,员工由最多时的3000多人精简到目前的不足1700人,外包工从原来的10000多人减少到目前的7000多人。在人工成本大幅下降的同时,产值基本保持稳定,甚至呈现上升趋势。通过考核,调动了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单位人工效率大幅提升,人工成本大大降低,为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赢得了先机。

  推行制造项目成本倒逼,尤其是采购成本的倒逼机制已日渐成熟,加强过程成本控制力度,定期对各建造项目阶段性成本进行分析考核,实现了事前制定目标,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各项费用下降明显。以重点在建、交付项目为例,152K穿梭油轮2号船和首制船相比,海工关键设备降本900多万;111K原油/成品油轮通过成本倒逼,实现了系列船的成本稳步下降,系列项目末艘船N592较首制船N589总成本降低约8%左右。

  修船事业部独立核算,模拟市场化运作,无任何保护机制,在修船系统采用单船边际贡献考核机制,形成危机意识。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对重点项目进行竞标分析,细化成本,业务板块趋于稳定,遏制成本上升,收入逐年递增,利润总额攀升,边际贡献突出,为企业参与白热化的船舶修理改装市场竞争赢得主动权。

  在修理改装领域,秉承“绿色发展”理念,打造出集装箱船球鼻艏换新、生活区加高工程等“金字招牌”。精湛的改装质量引得航运巨头频频回首,截止目前,舟山中远船务已完成球鼻艏改装80余艘,对品牌效应和产值贡献有突出作用。同时,也稳定了马士基、达飞、地中海等一大批高端客户,为后续生产经营奠定了良好基础。

  风险管控从“严”入手

  风险管理能力是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晴雨表。

  舟山中远船务在经营接单之前进行全面风险评估,对市场波动情况、船型、客户财务状况等进行量化分析。制造项目坚持走批量化造船道路,避免由于首制船增加带来的经营风险;通过加强项目策划,严格执行建造方针,减少脱期,确保项目及时交付,有效降低了产品的合同风险;在预算上,坚持刚性管理,严格控制各项费用,仅租赁费用一项,就由2008年的5000多万元减少到2015年的175万元,两年以上积压物资库存,由原来的3300多万元减少到目前的600多万元。通过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营风险。在市场恶劣的情况下,有少量船东无力接船,通过与船东及时沟通,帮助船东解决实际困难,通过诉诸法律等手段,降低了企业可能面临的经济损失风险。

  结语:

  经过十二年的发展,舟山中远船务由一坞一泊位规模的修船厂,逐步发展成集船舶修理改装、船舶及海洋工程制造的现代化企业。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是舟山中远人秉承“四特”传统,奋力拼搏的结果,是中远船务“激情、实干、创新,敢为人先”企业精神的体现。

  舟山中远船务全体干部员工将继续贯彻落实中远船务“抓订单、控成本、创效益;强技术、保交付、促提升”18字工作方针,努力“做优修船、做强造船、做好海工”,在“三业并举”的产业格局下,不断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提升管理水平,确保企业安全形势稳定,经营接单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果。

[ 新闻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