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装备新闻首页 > 新闻 > 会展活动 > 正文

做好军民融合这篇“大文章”

浏览次数:25来源:中国海洋工程装备网编辑:庞晓宇时间:2016-10-27

  辽宁省第一届军民融合发展论坛暨政策及需求发布会举办

  “太多的人站着,我们这个论坛的场地还是太小了,赶紧再去多拿点凳子,不能让大家站着听”。在辽宁省第一届军民融合发展论坛暨政策及需求发布会正式开始之前,辽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孟继民不断叮嘱工作人员要为不断涌入会场的听众提供座位。

  作为本届大连海事展的最大亮点之一,本届大连海事展主办方不仅举办了辽宁省第一届军民融合发展论坛暨政策及需求发布会,还专门设立了军民融合成果专题展区,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合作需求对接,促进军民两用技术成果交流和转化。在本届论坛上,来自中央军事委员会装备发展部所属海、陆、空驻辽军事代表机构,军工科研单位,民营企业等的代表表示,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是一项利国利军利民的大战略,辽宁省在军民融合发展方面有巨大的潜力可挖,借助大连海事展这一平台,做实军民融合这篇“大文章”,不仅能够助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也能提高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这一军民融合主导产业发展水平,实现军民产业互动和科技资源共享。

  军民融合面临巨大机遇

  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军民融合发展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当前,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与新军事革命交错推进,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等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各主要国家展开的科技和军事竞争,实质是国防科技工业实力乃至整个国家工业基础能力的博弈。孟继民介绍,辽宁省是军工大省,在船舶方面开展的军民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借助大连海事展这个平台把辽宁省军民融合的成果展示给公众,也是对辽宁省军民融合发展成果的检验。

  未来10~15年是我国国防工业大发展时期。当前,我国各种技术、装备水平都已经接近国际主流水平,但是质量、稳定性有待提高,尤其是数量有待提高。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如何提高装备的质量、可靠性,把我国打造为军事强国,这为我国未来国防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孟继民认为,第一届军民融合发展论坛如此受欢迎,说明广大的企业也都看到了这个机遇。

  据介绍,船舶工业具有鲜明的军民融合特征,是军民融合的重要窗口,也是军民融合天然的载体,为民口企业“参军”找到了很好的机遇。几十年来,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经历了“以军为主”“以军带民”“以民养军”“寓军于民”“军民结合”的不同阶段,已成为国防科技工业中市场开放程度最高、转换效率最优、军民结合程度最深的行业。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建设世界造船强国、实现海军装备现代化和国家海洋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后,军工企业要加大军转民的力度,民营企业则要加大民参军的力度,共同促进融合发展。

  军民融合助力转型升级

  当前,受世界船市深度调整影响,中国船舶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推动船舶工业由军民结合迈向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继续保持我国先进造船能力,提供了新的机遇。

  目前来看,军民融合包含产品融合、产业融合、体制融合三方面内容。产品融合就是部队需要配套或者服务,企业就满足部队的需求;产业融合就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军民融合促进产业的发展;体制融合就是民营资本进入军工行业,搞多种所有制发展,这也是国家提出的军民融合的发展方向

  对船舶行业来讲,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船舶行业新形势下贯彻落实《辽宁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的一项新使命。军民融合成果展将促进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和应用,拓展行业和企业发展空间,在与各方携手推动“军转民”和“民参军”进程中实现双赢、多赢、共赢,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

  本届论坛以“深入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全面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主题,由大连船舶工业公司(集团)、辽宁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辽宁省造船工程学会主办。为了更好地使民参军企业更多地了解最新的政策以及军口企业的需求,主办方还专门组织“民参军”单位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所属军工科研生产单位进行合作需求对接,促进军民两用技术成果交流和转化,并进行军工资质办理流程讲解、需求信息发布、军民融合政策解读,为搭建军民对接供需平台、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创新军民融合展示平台、引进技术转移转化平台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通过本次专题成果展这一平台,主办方在组织现场对接的同时,为相关企业提供后续需求对接服务,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打造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型的军民融合交流对接平台,在船舶领域形成“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的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机制,全面提升辽宁省船舶产业创新能力。

[ 新闻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