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装备新闻首页 > 新闻 > 建造企业 > 正文

广新海工:创新是转型升级根本方法

浏览次数:11553来源:中国海洋工程装备网编辑:庞晓宇时间:2013-02-21

  科学开发海洋资源,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在广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短短五年的发展历史上,正好践行了广东“科技兴海”战略。

  广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下属的广东省机械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简称GMG)控股组建,以海洋工程装备和特种船研制为主业的股份制企业。该企业以经营国际化和产业高端化为导向,以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海洋工程装备和特种船为目标产品。2011年7月,该公司被确立为广东省“十二五”规划重点扶持项目。

  短短五年的时间,对于广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新海工)来说,已经足以完成从组建到跨越式发展的历程。

  2007年,承载着广东省机械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转型升级的重任,广新海工应运而生。它以创新、研发为根本方法实现转型升级,目前已初步建成国际一流水准的海洋工程装备、特种船舶、高端工作船的研发制造基地,崛起成为珠三角地区特种船舶与海工领域的领军企业。

  去年,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视察该企业时曾作出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广新海工能在金融危机中诞生、在行业萧条时成长,不断推进产业高端化,足见你们以强者的气魄去抢抓机遇。”

  萧条期不萧条:订单已排到后年

  刚刚靠近位于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的广新海工,巨大的红色龙门吊便猛然撞进眼球它足以吊起重达600吨的构件。一路深入,8万吨级的船坞、3万吨级的船台,600米舾装码头等逐步揭开面纱,工人们正在其中紧张作业。

  近年来,船舶行业遭遇了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冲击,但广新海工却率先摆脱了行业萧条期的影响。2011年,它成功交付了9艘技术先进的海洋工程船,产值5亿元,利润超过2000万。随着广新海工二期工程的开工建设,整个基地的设计年造船能力将达到40万吨,产值将达到40亿元。

  “目前企业不受外单减少影响,实际上,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14年。”广新海工董事长李统安微微笑道。让他自豪的是,广新海工已交付了一批高技术海洋工程船、平台服务船等海工船产品,获得市场的高度认可。它的客户更遍及欧洲、美国、东南亚等国内外市场,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海洋工程服务商美国潮水公司。

  “不走寻常路”:进军海洋工程装备

  中山市首制第一艘万吨轮船、入选广东省现代产业500强……逆势而上,更让广新海工的经验显得宝贵。

  多年以来,船舶行业普遍热衷于建造技术含量不高的散货船。2007年广新海工成立之初,掌舵者们却决心“不走寻常路”,将广新海工的发展定位于服务国家海洋能源和资源的勘采领域,决心走高技术道路。

  随着海上运输业的发展,海洋营运性和事故性溢油屡屡发生,严重危害和污染国际海洋环境。广新海工在成立之初即设立了用于紧急事故处理的浮油回收技术作为海洋工程装备发展的重点研究课题,并成功研制出国内为数不多面向北欧的高附加值浮油回收工作船……前瞻性的发展,正是它得以摆脱行业困局的一大主因。

  在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道路上不断开拓延伸,使广新海工在船舶行业普遍低迷的状况下一枝独秀,并确立了行业领军地位.

  将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提升到战略高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赶超世界一流水平的着力点。”这几年来,李统安常常将这一句话挂在嘴边。在他看来,思路、模式、科技的不断创新,将支撑着企业做强做大。

  在广新海工,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被提升到了企业战略的高度,董事长李统安更兼任了企业技术中心主任,并亲自带领技术团队开发新船型。

  在广新海工创新研发的成绩单上,写满了硕果:其科技项目“紧凑型深海动力定位特种船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成果获2011年中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企业技术中心仅用三年时间就升级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目前已拥有二十多项技术专利;项目“海洋工程装备研制信息化系统”入选2011年广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4个100”示范工程……

  “从行业讲,制造是很容易的,但在创新研发上,我们跟欧美日韩等国相比仍有差距。”李统安意识到,只有加强“创新研发”这块短板,才有可能实现成为“世界一流”的宏大目标。

[ 新闻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