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浩瀚的星空相比,深邃的海洋似乎是人类更易触及的资源宝藏。未来的全球资源竞争,将会在占地球表面积71%、总水量97%的这片蓝色海洋上蔓延开来。
蛟龙号:吸纳民资进入海工领域
2012年6月27日11时47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再次刷新“中国深度”——下潜7062米,这标志着中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8%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2013年6月——9月,蛟龙号开启首次试验性应用航次,成功带着多位科学家完成多次下潜任务。
蛟龙号已经成为中国经略深海远洋的先行官,它引领着我国建造更多先进的装备,去探索深海远洋,寻找水、深海生物、矿物等那些珍贵的甚至是未知的资源。
蛟龙号成功之后,我国载人潜水器研制开始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是4500米级的潜水器,其具有更广泛的科学应用市场,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科学家的科考需求,并将实现90%的国产化率;二是在我国尚属研制空白、但技术要求更高的11000米全海深的第三代载人潜水器,其对整个海工装备的提升和获得国际合作时平等的价格都至关重要。
在吸金能力方面,前者瞄准的就是市场需求,而后者已经显现出商业运作的潜力,并将吸纳巨量的民间资本进入海工领域。
蛟龙号研发团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所长翁震平认为,什么叫海洋强国?一个“深”字,一个“远”字,在深海和远洋能灵活自如地运用我们的力量,就是强国。
深海藏宝“可燃冰”低碳能源
在全球陆地资源愈发紧张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把目光投向海洋,被誉为21世纪最具商业开发前景的战略资源——“可燃冰”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以可燃冰为出发点,深海宝藏正慢慢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如今,蛟龙号已在中国南海、东太平洋、西北太平洋等海域执行过73次下潜任务,进行多次科研作业,而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重点考察“冷泉”(可燃冰的海底出口),并以此为起点,让越来越多的“蛟龙”到海洋的更远更深处探秘,绘制一幅深海的藏宝图。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Gas Hydrate),因其外观像冰一样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Combustible ice)、“固体瓦斯”。在可燃冰开采方面,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国走在了世界前列。这其中,本土能源资源匮乏的日本尤为积极。2013年3月,日本在全球首次实现海底开采可燃冰,并用特殊的技术把可燃冰转换成甲烷气体。
据公开数据整理,迄今为止,在世界各地的海洋及大陆地层中,已探明的可燃冰储量超过16.7万亿吨油当量,相当于全球煤、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等传统化石能源探明储量的2倍以上,够人类使用1000年。
可燃冰比人们平时使用的天然气更为纯净、清洁、无污染。在标准状况下,1单位体积的可燃冰分解后,最多可产生164单位体积的甲烷气体,其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气多出数十倍,被称为低碳社会的理想能源。
日本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物资源机构(JOGMEC)表示,已探明的可燃冰储量可向日本提供“下一代清洁能源”,足以满足日本100年的天然气需求。日本政府计划在2018年前开发出可燃冰商业利用的技术。日本成功开采可燃冰的消息,迫使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加快了对可燃冰开采研发的脚步。
不仅是欧美等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对此也早有对策。然而,各国都将可燃冰开采方面的技术视为高度机密。在中美第二次战略经济对话签署的能源合作协议中,尽管双方同意在清洁能源技术方面展开广泛合作,但是可燃冰开采方面的技术合作却被排除在外。
据悉,目前我国可燃冰开发的重点还是前期的基础研究,已形成由国家调查专项、国家“863”计划项目、“973”项目及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石油公司的勘察项目组成的勘察投入体系,商业化开采的时间表被普遍认为是2030年。
南海“深水大庆”可燃冰达680亿吨油当量
参与蛟龙号研制的翁震平告诉记者,人类对海洋的认知远没有对太空的认知那么深,以海底的可燃冰为例,这种清洁能源要靠深海装备去勘探、发现、开采、运输。
今年6月,蛟龙号的首站南海,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在国内海洋油气资源最发达的区域绘制一份海底“藏油图”。据悉,国内目前对南海的定位是“2020年的另一个深水大庆”。届时,南海深水区将建成年产4000万——5000万吨油当量能力,相当于大庆油田的年产油量。
据2011年的研究估算,我国已探明的可燃冰储量也相当可观,初步探明的可燃冰资源蕴藏量已超过438亿吨油当量。而在今年12月17日,国土资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13年中国海域可燃冰勘探成果时,与会专家表示,仅南海地区可燃冰的储量预计就能达到680亿吨油当量。国土资源部官员还表示,可燃冰有望接棒石油等传统能源,中国商业开发或在2030年,这就对深海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深海采矿还不止于稀土,还包括石油、天然气,煤、铁、铜等固体矿产,海底裂谷喷出的高温岩浆冷却沉积形成的热液矿藏,多金属结核和富钴锰结壳,以及可燃冰。
不过,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深海采矿耗费太高,有学者甚至指出,深海采矿就像是上月球采矿那么难,商业化则更遥远。
翁震平在今年国家海洋局在江苏召开的“建设海洋强国座谈会”上,他就建议,由江苏牵头成立可燃冰开采公司,形成一个从开采到运输、销售的整个产业链。“这件事,必须要超前谋划,要快做。日本花了20多年的时间来研究可燃冰,美国人对于页岩气从基础研究到商业化开采也用了20多年。创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11000米”引发的资本狂潮股市概念股大涨
论吸金能力,蛟龙号已初露锋芒。在资本市场,单是今年6月17日,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下潜获得圆满成功之日,与蛟龙号首潜相关的海工装备股中,有14只个股股价实现上涨。其中,我国两大国有船舶生产企业之一的中国船舶涨停。除此之外,中船股份、亚星锚链、中原特钢等在一天内均实现超过6%的涨幅。
其中,杰瑞股份、中原特钢、中集集团以及中国船舶,这4只与蛟龙号勘探成功密切相关的上市公司,在一天内均实现超过1000万元的大单资金净流入,共计实现资金净流入7820.13万元。民间资本推动11000米级潜水器项目研制,现在,就已经能看到商业化运作可能。
去年,卡梅隆只身前往马里亚纳海沟10898米的深处,赞助他的是美国《国家地理》和瑞士劳力士集团。一块劳力士新研发的实验性腕表被安置在机械臂上,陪同卡梅隆刷新了腕表的纪录。虽然在公开信息中无法找到劳力士确切的赞助金额,但援引一位项目工作人员的话说:“整个项目最后运作得非常良好,没有超出预算。”
对于中国11000米级潜水器项目,劳力士集团也表达过合作的意向。不过,据崔维成透露:“接受冠名赞助,或许中国手表品牌愿意出的价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