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海洋大学与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双方就科研攻关、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达成共识。本次合作将充分发挥双方的科技优势,构建高校与企业合作发展平台,双方将在中国海洋大学建立我市首个“海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为青岛乃至山东省海工产业发展储备人才。此外,双方将依托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研发平台,以海洋工程技术产业化为目标,推动青岛海工产业升级发展,推动国家海洋工程行业技术进步。
校企联合促进成果转化
海工产业作为青岛市2013年“十大新兴产业”之一,占据青岛市海洋经济产值的三分之一。虽然该产业蓬勃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关键领域竞争力不强、人才资源匮乏、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和国际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青岛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要继续做强海工产业就必须提高装备的技术研发创造试验条件,加强产学研合作,营造海工装备产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在此背景下,中国海洋大学主动采用“走出去”的战略,积极与海工类企业合作,增强我市海工产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努力使我市海工产业从“浅蓝”走向“深蓝”。记者从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了解到,海大在2103年度共获得39项工程类科技竞赛奖项,其中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的科技成果达17项。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负责人告诉记者:“2013年,我们的相关科研成果算得上硕果累累,像水下机器人的自主研发、海洋能利用及发电领域的研究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甚至在国际上具有前沿地位。”借助科研领域的优势,中国海洋大学深化海洋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并积极寻求合作,以推动青岛海工产业的升级发展。
建立海洋工程人才基地
“海工产业就是用手中的技术来”智造“大海。”该负责人表示,本次与中集集团的合作旨在实现青岛市乃至山东省的海洋工程技术产业化。充分利用双方的技术、资金等优势,搭建山东省高校与企业集团在海工领域的合作发展平台。
本次合作以“实验室共建共享、科研项目联合攻关”为主要切入点,打造山东省“校企资源共享”的海工产业合作模式。同时,双方还在中国海洋大学建立了我市首个海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为整个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培养海洋工程技术领域的科研人才,打造我市海工领域精英化团队,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此外,合作还将重点围绕“恶劣海况系列化高端半潜式钻井平台EPC关键设计建造”等技术进行联合攻关。“我们正努力弥补在海工关键领域竞争力不强的缺陷,提高团队的科研攻坚能力,争取用3——5年推出一批在国际上具有领先水平的海工装备领域的科技成果。”该负责人表示。
建成百个学科创新基地
海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建立使青岛市在发展海工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下一阶段,中国海洋大学将把海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海洋工程与海洋再生能源创新引智基地、海—气作用动力学创新引智基地、水产健康养殖理论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及海洋化学创新引智基地搭建成我市集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交流引智于一体的科研平台。
在海洋工程技术领域,海大将瞄准海洋工程环境、海洋工程结构与海洋可再生能源等国际前沿领域开展研究工作。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余名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配备一批国内优秀的科研骨干,并在此基础上建设约100个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