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装备新闻首页 > 新闻 > 海水淡化 > 正文

自动化瞄准海水淡化 潜力无限

浏览次数:6000来源:中国海洋工程装备网编辑:庞晓宇时间:2014-01-02

  水是生命之源,海水淡化是开源之举,是水资源的重要补充、战略储备,亦是新兴产业。目前我国十分重视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跟随着目前自动化行业的蓬勃发展,海水淡化已然是一块值得开发的“新能源地”。

  根据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司发布的《2012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截至2012年底,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95个,日产淡化水总规模达到77.4万吨,其中最大的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达到日产20万吨。淡化水广泛应用于沿海电力、石化、钢铁等高耗水行业及海岛生产生活用水。海水淡化主要采用反渗透和低温多效蒸馏技术,每吨产水平均成本6元至8元。海水直流冷却、海水循环冷却、大生活用海水技术得到不断应用,年利用海水作为冷却水量达841亿吨,海水循环冷却最大单机循环量已达每小时10万吨。

  报告表示,我国沿海9个省市的城市及海岛都分布有全国海水淡化工程,主要集中在天津、河北、浙江、辽宁、山东等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在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中,海水淡化水用于工业用水的产水量为每天51.1万吨,占总产水量的66%。用于居民生活用水的产水量约为每天26.3万吨,占总产水量的34%。

  报告同时表示,在海水直接利用方面,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和沿海电力建设的加快以及水资源短缺的加剧,近年来全国沿海海水直流冷却工程规模不断增长。截至2012年底,11个沿海省区市均有海水直流冷却工程分布。其中年海水利用量超过百亿吨的省份为广东省和浙江省,分别为年产275.5亿吨和年产199.1亿吨。

  随着国内海水淡化市场的扩大,对海水自动化市场会带来巨大的市场,目前,我国已具备了日产万吨级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设计和工程成套能力。至2009年底,国内已建成海水淡化装置62套,设计淡化水总产量约500000立方米/日;在建装置6套,设计淡化水总产量约180000立方米/日。已建和在建海水淡化装置中,反渗透法约占总容量的74%,低温多效蒸馏法约占25%。

  未来海水淡化技术装备的发展重点主要是低温多效和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研究,以及与之配套的关键技术、材料和装备的研发;以水电联产、热膜耦合为代表的一体化整合海水淡化技术;研发不同类型的小型淡化装置,为海岛、舰船、石油平台配套以及海水淡化与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耦合技术及余热利用海水淡化技术等。

  在装置研发方面,重点开展与国外同等规模的大型低温多效和反渗透装置的国产化技术,增加设计、制造、调试、运行经验,提高装备的稳定性和监测控制水平,从而整体提升国内海水淡化技术水平。在配套关键技术、材料和装备研发方面,重点研发和优化与低温多效蒸馏的蒸汽喷射装置和布液系统,开发高效、耐蚀、廉价传热材料,研发高性能阻垢药剂,开发装置专用控制软件提升控制技术。重点研发以能量回收和反渗透膜为代表的反渗透淡化关键元件生产制造技术,根据我国沿海水质特点,开发模块化预处理技术。

  小型淡化装置的研制,主要包括传统海水淡化海岛环境适应技术、适宜海岛特点的节能淡化技术及相关后处理技术的研究,以形成不同功能、用途及能源匹配方式的海水淡化装备。今后应加大研发小型海水淡化系列化产品,以满足海岛、舰船及海上石油平台对淡水资源的需求。

[ 新闻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