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装备新闻首页 > 新闻 > 建造企业 > 正文

中船集团:坚持做稳主业有效应对挑战

浏览次数:11597来源:中国海洋工程装备网编辑:庞晓宇时间:2017-10-10

  三大造船指标连续5年国内领先,造船完工量位居全球第二,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位居全球第一,民船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在建高端产品占比超过50%,海工业务规模快速增长,成功建造交付一大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修载比和造船效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做稳船海主业,在持续严峻复杂的市场形势下实现稳中有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极大地提高了中国船舶工业的全球地位和国际声誉,为推动我国加快实现造船强国和海洋强国战略目标注入了新的动力。

  攻坚克难 推动业务规模稳步增长

  2012年以来,受世界航运和造船市场“双过剩”以及国际油价暴跌的持续影响,全球造船业进入近30年来最困难的时期,造船企业普遍陷入“接单难、交付难、盈利难”的困境,也导致造船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严峻复杂的市场形势,中船集团咬定做稳主业的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定信心、直面危机、攻坚克难,全力打好船海主业求生存、促发展的攻坚战并取得不俗业绩。

  5年来,中船集团船海主业营业收入保持稳步增长。2012~2016年,中船集团船海业务累计承接合同金额较上一个5年(2007~2011年)增长13.2%,其中2013年承接金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中船集团三大造船指标连续5年国内领先,其中造船完工量仅次于韩国现代重工,位居全球第二,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于2016年双双超过现代重工,攀升至全球第一。

  海工业务规模迅速增长是中船集团5年来船海主业发展的又一特点。2014年,中船集团海工业务营业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较2012年大幅增长277.8%,2015年又进一步提升。中船集团船舶造修与海洋工程营收规模的结构比例也从“十一五”时期的99:1迅速优化至2015年的85:15;新接海工订单占全球市场份额从“十一五”时期的不足1%快速提升至2015年的5.4%。目前,中船集团已稳居国内海工装备设计建造第一梯队。

  抓住机遇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船集团紧紧抓住国家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历史性机遇,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培育和发展高端海洋装备业务,取得了显着进展。

  在民船方面,中船集团的产品结构从“十一五”期间以散货船(船型 船厂 买卖)为主,逐步转变为三大主力船型、气体船、特种船相对均衡的局面。截至2016年年底,中船集团手持民船订单中,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气体船和其他类型船舶以修正总吨计,占比分别为24.3%、22.0%、27.9%、12.3%和13.4%。2015~2016年,中船集团造船完工修载比连续2年保持在0.39,创下10年以来的新高。此外,中船集团2015年在建高端产品占比以修正总吨计,达到50.3%,完工交付占比达到50.4%,均为首次突破50%大关。2012~2016年,中船集团新接造船订单修载比分别为0.44、0.33、0.33、0.61、0.36,连续5年维持在0.33以上,不仅与韩国0.34~0.36的水平接近,与“十一五”时期0.24~0.28的水平相比也取得了明显进步。

  在海工方面,中船集团海工业务结构从“十一五”期间的海工辅助船“一业独大”,逐步转变为海工辅助船、钻井装备、生产装备相对均衡的格局。截至今年8月,中船集团手持海工订单中,钻井装备有12艘(座),合同金额占订单总额的68%;生产装备有3艘(座),合同金额占订单总额的13.1%;海工船有17艘,合同金额占订单总额的13.7%。5年来,中船集团海工装备的产品覆盖面和技术复杂度不断提升。

  开拓进取 “双高”领域连续取得突破

  2012年以来,中船集团通过加大民船与海工产品研发优化、科技创新和工艺革新力度,推动产品结构向中高(船机库 位置)端转型,在诸多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在民船方面,中船集团旗下的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截至目前累计承接14艘17万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特别是今年上半年成功承接4艘冰区加强型双燃料动力LNG船订单,不仅进一步巩固了沪东中华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也快速拉近了与韩国船厂之间的综合竞争力差距。在超大型集装箱船领域,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自2013年成功承接3艘18000TEU集装箱船订单以来,以点带面,迅速形成10920TEU、13500TEU、14500TEU、20000TEU、21000TEU全系列集装箱船产品格局且均实现批量承接。今年9月,中船集团凭借自身竞争实力,一举击败众多国际竞争对手,成功获得9艘全球载箱量最多、技术最先进、最绿色环保的22000TEU集装箱船订单,成为全球超大型集装箱船领域的领跑者之一。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自主设计的8.3万立方米、8.4万立方米、8.5万立方米系列超大型气体运输船(VLGC)一举打破韩国船厂的垄断,自2012年以来累计承接16艘新船订单,并实现了连续高效建造。沪东中华在4.5万吨集装箱滚装船和3.8万吨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领域实现零的突破,分别接单5艘和6艘,一举成为该领域的国内领跑者。广船国际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产品攻关和技术积累,在豪华客滚船领域实现厚积薄发,2014年一举承接国际知名船东的2艘大型豪华客滚船订单,目前已成为国内外船东订造客滚船的首选合作伙伴。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于2016年开工建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首艘3.88万吨智能散货船,以实际行动引领全球造船技术发展新趋势。此外,2012年以来,中船集团还承建了新一代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亚洲最大的10万吨级半潜船、国内最先进的海洋渔业科考船、全球最大的矿砂船、具有国际领先技术水平的海豚型散货船等一系列先进船型,进一步巩固了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商船建造集团的地位。

  在海工方面,外高桥造船建造交付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第一座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号,已成为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代表性海工装备。今年上半年,沪东中华首次承接2座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FSRU)订单,外高桥造船承接1艘30万吨浮式生产储油船(PFSO)订单,标志着中船集团全面进入海工生产装备领域。广州中船文冲船坞有限公司自2012年以来为国际着名海工装备运营商SBM公司连续交付了3座FPSO改装项目,已成为国内海工改装领域的领跑者。此外,广船国际成功建造交付2艘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极地甲板模块运输船,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承接4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IGER系列钻井船订单,黄埔文冲连续承建自升式居住平台、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深潜坐底起重工程船等一系列海工产品。这些都成为中船集团在高端海工领域不断取得突破的缩影。

  持之以恒 不断提升综合效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船集团以“四个坚持”为指导,在船海主业发展中突出“建模2.0”和主建船型“三位一体”两项“牛鼻子”工程的牵引作用,先后研究制定“效率提升工程纲要(2012~2015)”以及“建模2.0”框架体系、指导意见和关键指标参数体系等一系列建模工作纲领性文件,自上而下地在理论体系、实施路径、技术手段、管理方式等各方面持续创新与投入,稳步提升造船管理与技术水平和造船综合效率。

  5年来,中船集团坚持以“精益生产”为理念,以“两化融合”为手段,以效率指标体系建设为牵引,切实推动了造船技术升级和效率提升,全员造船生产效率提高了25%,先进造船企业达到60.0修正总吨/年?人以上;分段无余量制造率由70%提高到85%;搭载前预舾装率由71%提高到80%;下水/出坞安装完整性率由82%提高到85%,与日韩船企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船集团船海主业发展历程,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难,中船集团仍然坚定不移推动产品结构转型升级,持之以恒推进降本增效,有效应对了市场挑战,大幅提升了船海主业的核心竞争力,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未来,中船集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做稳做强做优船海主业的发展目标,持续强化“创新驱动、人才驱动、资本驱动、改革驱动、管理驱动”,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扎实推进造船“建模2.0”,着力培育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品牌船型,努力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创新型海洋装备集团。

[ 新闻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