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北京)国际海洋石油天然气技术大会举行,与会嘉宾认为--
市场深度调整 应更重视技术引领
12月2-3日,2014中国(北京)国际海洋石油天然气技术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据了解,此次大会以“科技创新引领海洋油气产业发展”为主题,就当前全球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现状、海工装备建造市场的技术发展趋势等议题设置了1场主论坛和12场专业技术分论坛。会议内容囊括海洋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运输、环保的各个环节。大会吸引了六十余位国内外油气企业高层领导参会,上百位来自国际海洋油气资源开发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专家发表重要演讲,千余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油气运营商、油田服务商、技术及工程公司、海工装备制造企业、设备供应商、咨询学术研究机构和其他配套服务领域的专业嘉宾出席会议。此次大会为期两天,由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德国易能集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工程建设部联合主办,北京美沙会展有限公司承办。
虽然今年初以来全球海工市场波动下行、近期国际油价持续暴跌,但是不少与会嘉宾还是认为,市场调整期既给全球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对于处于海洋油气产业链上的企业而言,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更应重视发挥创新的引领作用,通过技术进步,提升自身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大成、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赵俊贵、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周抚生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工程建设部总经理杨树波表示,随着中国海洋强国建设战略的进一步推进,中国将进一步关注和探索南海深水开发,并将针对深水作业的高风险、深水装备设计能力不足的问题,在深水设计、深水建造、深水安装和深水维修等方面采取逐步推进的发展思路,把握半潜式钻井平台等浮式平台重点装备,以中国海上油气深水开发需求为导向,尽快形成深水工程总承包能力和水下高端产品研发与制造能力,实现深水工程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当前原油价格暴跌,对石油公司和海工装备建造企业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中国区总裁陈新华在会上的发言契合当前热点,引起强烈关注。他们认为,在油价波动下行,石油公司面临巨大经营压力的情况下,必然要求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领域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不仅要提升油气田勘探的效率,也要提高海洋平台的油气田采收率。主论坛上,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总经理Alexander Korobkov与众多专家和参会代表还就“俄罗斯北极海洋油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探讨。
此次大会,12场技术论坛成为一大亮点,场场活动爆满,其中“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平台设计新趋势”、“海洋油气水下技术”、“现代海上系泊系统”、“FLNG和LNG船”等论坛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追捧和广泛好评。在“平台设计新趋势”论坛上,来自Atlas Copco 、DNV GL、AVEVA、 National Oilwell Varco等企业的与会者主要就平台的设计与建造技术从高规格自升式平台设计技术、钻井平台压缩气体模块化方案、钻井包优化设计等方面展开了深入地交流,并对未来钻井平台的设计趋势和技术要求进行了预测和解读。
FMC Technologies、DMAR Engineering、美钻石油等行业领军企业围绕“海洋油气水下技术”就深水立管系统的设计与建造、水下焊接技术、水下布缆技术、水下流线和管道技术等最新进展以及水下生产系统设计、分析、测试及安装、开发与挑战进行了多维展示。
在“FLNG和LNG船”论坛上,大宇造船技术主管Herbert Moon“ FLNG项目建造关键问题”;Sevan Marine ASA业务发展总监Fredrik Major“圆筒形FLNG的概念性优势”;中海油能源发展采油服务公司LNG运输船项目组总工盛苏建“LNG水路运输与加注”以及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羊维瓒“液化天然气船动力的焦点”等焦点议题引起了与会人士的广泛兴趣和交流探讨。
此外,在苏格兰石油天然合作研讨会上,来自中海油研究总院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谢斌、环球能源集团运营总监David Cross等单位的专家与会嘉宾还围绕“深水油气技术”就中海油走向深海的机遇和挑战、石油天然气项目计划、订货、制造及交货的风险控制以及海陆上能源的生命周期工程等议题进行了研讨。工银租赁航运金融事业部董事总经理杨长昆、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高级法律顾问彭燚、威宝律师事所合伙人和总法律顾问孙亚峰、Herbert Smith Freehills合伙人Monica Sun、中海油能源发展安全环保公司海外经理李山汀以及北京沃利帕森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Chen Li分别围绕海洋油气行业金融与法律、质量、健康、安全与环保以及人才等议题做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和经验分享。此外,与会代表和专家还就“海工辅助船运作”、“现代海上系泊系统”、“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海上风电安装” 等论坛议题内容进行了充分的交流。